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结构生物学培训班第一期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6日,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结构生物学培训班”第一期顺利开班。本期培训会共邀请武汉大学范成鹏以及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周佳海两位结构生物学领域知名教授莅临研究院为师生进行培训。研究院全体师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期培训会。

结构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动态过程和生物学功能的交叉性学科。结构生物学研究可以提供生物大分子在原子分辨率水平的原子坐标、相互作用的细节信息以及生物大分子在行使其功能时的动态变化,这些结构信息与功能研究相结合,不仅能促进人们对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功能和分子机理的认识,阐述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同时也能探索与生物大分子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因此,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特举办“结构生物学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对研究院师生进行结构生物学培训,让师生了解结构生物学的基础,学会用结构生物学做为有效手段了解酶分子的催化分子机制,通过培训帮助师生了解领域内前沿问题,开拓思路,引导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11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范成鹏副教授进行了题为“Biomolecular X-ray Crystallography”的专题培训,会上,范成鹏副教授从结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出发,逐一介绍了晶体生长和晶体冻存、几何晶体学、倒易空间和衍射、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相位求解、密度修饰、模型构建、结构修正和验证,结构分析和思考以及结构解析软件介绍等内容。三个半小时,一千多页的讲述,为在座师生打开了结构生物学这个博大精深的学科的大门,更期待下一期的培训能让师生进一步了解结构生物学,迈进这个领域的大门。
 

1.jpg

范成鹏副教授为研究院师生做精彩培训报告

11月6日下午,周佳海研究员进行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made enzyme mechanism crystal clear”的专题培训,培训题目取自于晶体学经典教材“Crystallography Made Crystal Clear”。培训会上,周佳海研究员讲述了BmEH–POA Complex, SpnD-AT Complex, AthDHAD和 SAM-dependent pericyclase LepI四个经典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技巧。精彩的报告让大家明白了结构生物学对理解酶的催化原理的重要性。
最后,两位教授与研究院全体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认真的解答。本次培训不仅开拓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且极大启迪了大家的创新思维。

2.jpg

周佳海研究员为研究院师生做精彩培训报告
 

3.png

周佳海研究员与研究院师生互动交流

4.jpg

范成鹏副教授简介

范成鹏,副教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博士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主要开展病原体、医学免疫和癌症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5.png

周佳海研究员简介

周佳海,研究员。199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少年班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生化系和生命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际重点实验室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2020年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201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20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2021年获英国皇家化学学会Horizon Prize: Bioorganic Chemistry Award。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相关的微生物酶学,通过会聚酶学、结构生物学及蛋白质理性设计等技术方法,重点研究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及分子智能设计等。